龙游:矿区酸性废水外排致潼溪下游变黄
2017-02-22 12:01:57
日前,护水组和今日聚焦记者对龙游县灵山江支流潼溪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关注。
【导语】
用新闻的力量推动进步,欢迎收看《今日聚焦》。(大屏)您现在看到的这条河流,是龙游县南部的潼溪。它的上游河段水清岸绿,曾经被评为“最美河段”,而下游河床看上去呈黄色,却是另一番景象。(中景)同一条河流的上下游在感官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今日聚焦》记者到现场进行了调查求证。
【正文】
1月10号,记者在龙游县溪口镇牛角湾区块,看到潼溪的地表岩石及底部淤泥均为黄色,越往下游颜色越深,直到灵山江汇合处,黄色河段全长约有 1.5公里。
【现场出镜】
记者 邢一人:
我们看到,在我这一段的河道边上的淤泥,显得特别黄,而在这边的堤岸上面,大家可以往这边看,堤岸上有个出水口,流着一些淡黄色的水。我们现在用PH试纸测一下,这个水是强酸性的。
【配音】
记者发现,这股酸性废水沿着山体渗流,通过边沟汇入潼溪。
【同期声】
浙江巨化化工矿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朱康平:
这个水从山体里面渗出来,一点点酸性的水,通过这个雨水沟,流到这个河(潼溪)里。
【配音】
据了解,潼溪是龙游县一条镇级河道,流经大街、溪口等乡镇,下游河段变黄已有很长时间。
【同期声】
龙游县溪口镇镇长 张雄军:
原来整条河都是黄的。(为什么黄?)黄铁矿嘛。(就流到这条河里面?)对,被黄铁矿污染,变成了黄色。
【配音】
位于潼溪南岸的牛角湾区块,是巨化化工矿业有限公司溪口矿区,目前处于闭坑状态,仍有员工正在进行污泥压滤作业。记者看到这些设备较为陈旧,淡黄色的压滤废水汇入旁边的污水收集池内。由于池内水位较高,部分污水满溢到厂区雨水沟。发现记者在现场拍摄后,一位员工急忙插上挡板。
【同期声】
浙江巨化化工矿业有限公司员工:
(这里还在漏?)是的,还有一点点漏,没有搞好。
【配音】
这些满溢的污水,顺着已被黄色废泥淤塞的厂区雨水沟,直接流入潼溪。
【同期声】
浙江巨化化工矿业有限公司车间主任 叶国华:
漏浆了,就是这个地方有漏出去了,就是马上要采取措施。这是个老设备,我们现在打报告,要上新设备。(如果是新设备的话,这个水就不会这么流出去了?)那就是要回流,充分回流。
【同期声】
龙游县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 胡远鸣:
按管理规范要求还是不规范的,我们环保局要求企业立即整改。
【配音】
经衢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检测,该矿区山体渗水的PH值为2.87,呈强酸性。金属锌含量为每升5毫克,相当于地表水Ⅲ类标准限值的5倍;总铁浓度为每升356毫克。矿区总排口水样中,总铁浓度为每升70.9毫克,可溶性铁也达到每升54.2毫克。
据记者调查,巨化化工矿业有限公司溪口矿区自1958年开始生产,主要开采用于提取硫和制造硫酸的主要原料,因废水污染等问题于2005年完全闭矿,2015年12月通过了废水处置项目竣工验收。但积存在矿区的原石废渣,经露天风化和雨水淋浸后产生的酸性废水进入河道。
【同期声】
龙游县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 胡远鸣:
(是由于什么引起这个河底石头发黄的?)铁、硫这些化学物质吧。
【配音】
据了解,巨化化工矿业公司当时在治理废弃矿山时,只是针对矿洞内废水进行收集处理。实际上,山体渗水富含铁、硫等水污染物,对潼溪水体的危害更大。
【同期声】
龙游县溪口镇镇长 张雄军:
我们平时巡查过程当中,也没有发现这种黄色的,或者异常的水。但是今天有这种现场,我们觉得如果即使有一点微量的水,对整个河道还是有感官上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尽量避免这种偶发性的因素,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企业的监管。
【导语】【主持人点评】(不放一滴劣质水污染河道)
龙游潼溪下游河滩岩石发黄,是受酸性污水长期侵蚀的结果,目前仍有废水进入河道,说明项目治理还存在薄弱环节。当地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全面排查污染源,督促企业完善生态修复方案,积极落实治污主体责任,尽快消除水体污染的病灶,让潼溪全流域变得河水清澈、环境优美。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浙江民声观察网》或《浙江环境观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浙江环境观察》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浙江环境观察》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