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消保委公布了进口红酒“十大乱象”
2012-03-15 12:52:09
所谓合法的“进口原瓶”现象值得关注
作为温州瑞成贸易有限公司销售假冒“CASTE”、拉菲系列葡萄酒一案的经办人员之一,王章益至今还记得当初迈进小徐仓库所见到的“壮观”一幕——数千箱红酒几乎把仓库挤爆,红酒的品牌十分显赫,不是“CASTE”就是拉菲。事后调查得知,小徐从河北昌黎购入“CASTE”葡萄酒364箱,从北京购入拉菲系列葡萄酒1185箱,总案值242420元,经鉴定,这些都是假酒。小徐被依法判决,这个时候离他成立公司仅一年多一点点。这也成了昨天浙江工商发布进口红酒十大典型事件的案例之一。
铤而走险的不仅仅是小徐。王章益曾办过一起案件——做了多年酒水生意的陈某,眼看进口红酒市场日渐火爆,于是也将重心转向这里,但他经销红酒的方式很特别,他先是委托国外厂家或是国内厂家生产红酒,然后自制盒子和标签销售,用的还是“CASTE”的牌子。同时,陈某还经销“艾斯卡特”葡萄酒,这些酒来自烟台。王章益的同事办案时专程赶赴烟台调查,发现原来那家公司就是一个小酒厂,老板在香港注册了一家“法国艾斯卡特酒庄有限公司”,然后使用“艾斯卡特”英文商标进行经销。事实上香港的公司只是一个空壳,实际生产、经营均以烟台为核心。
在进口红酒这个行业里,有经营者还虚构品牌历史和品牌文化,“一夜”间将刚刚创立的商标就包装成百年品牌。有的经营者花上不多的钱,到国外注册一个葡萄酒商标,然后在国内灌装国外很多不知名的小酒庄甚至小作坊的葡萄酒,从而在市场上卖起大品牌的价格。
浙江省消保委根据近年来国内及浙江出现的消费投诉案件,将进口红酒市场乱象概括为以下十大类。除了王章益所说的炮制洋品牌外,还有傍名牌问题,在进口红酒市场,“拉斐”和“卡斯特”是被傍得最多的品牌。仅“LAFITE”,就发现有“大拉菲”、“拉菲正牌”、“拉菲副牌”、“拉菲传奇”等上百个品牌。“CASTEL”也一样。有经营者甚至别出心裁地将“LAFITE”、“CASTEL”直接拼凑成“卡斯特拉斐”虚假品牌。
此外,国内灌装勾兑、国内灌装冒充“原瓶进口”、合法外衣下的“进口原瓶”等问题也被列入十大乱象。国内不少保税区新建大大小小的葡萄酒“国际分装中心”,保税区法律意义上属于“关外”,在这些生产线上灌装葡萄酒仍可打“境外”擦边球。大桶进口原酒在这里小瓶分装,贴上“原瓶进口”标签,出了厂大门就算“出口”到中国。
进口红酒可能危害人们的健康,调查显示,通常原瓶进口红酒没有任何添加物。但国外大量低质酒进口后,都进行添加剂勾兑。除了兑水,还在原酒里添加二氧化硫防腐,还有进口红酒被检出含致癌物合成着色剂“苋菜红”。
昨天一早,温州市工商局瓯海分局经检队工作人员王章益专程去了一趟法院,处理有关温州瑞成贸易有限公司销售假冒“CASTE”、拉菲系列葡萄酒一案留下的其他事宜。他也许还不知道,他所经办的这件案子,这个时候正被“广而告知”。在昨天浙江省工商局、消保委联合召开全省消费维权情况通报暨红酒专项整治执法实务公示会上,浙江工商发布的进口红酒十大典型案件之一就是此案。
在这个尘埃落定的案子里,当事人小徐是一名80后小伙,他于2010年注册公司步入红酒行业,只是葡萄美酒没有给他带来似锦前程,他因销售假冒“CASTEL”、拉菲系列葡萄酒而被判刑。
是什么让一名年轻人为此铤而走险?是进口红酒的暴利空间吗?调查显示,到达口岸的一瓶进口红酒,以750毫升一瓶计算,每瓶平均口岸价约为2.1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元(以1美元折6.7元人民币计),进口红酒批发价约为口岸价的20倍,零售均价约为口岸均价的37.5倍。
当红酒变身成“健康”、“高档”、“情调”甚至“奢侈品”的代名词时,它吸引了大批像小徐这样奋不顾身的入行者,它也催生了一个又一个的财富梦想,同时它也酝酿新一轮的酒市泡沫。
揭秘一瓶进口红酒的身价暴涨史,拨开进口红酒行业乱象背后的疑云,每日商报将力求为您还原一个真实的进口红酒市场。
差价高达37.5倍。
揭秘进口红酒暴利空间
杭州一名资深红酒经销商透露,市场上的进口红酒出厂价普遍只要2—3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0—30元。假设这瓶红酒来自法国,按正常的交易程序,采购商采购一瓶红酒,先向厂家支付货款20—30元(以下按20元/瓶计算),运到海关后,需要支付2.5元—3元的费用,小计为22.5—23元。经历3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这瓶红酒到达杭州海关,采购商需支付消费税、增值税、进口关税,三笔钱加起来是货款48.5%,加上损耗支出,约50%,到达岸口后,酒的身价需要加上10元,累计为32.5元—33元。
“一瓶酒,从国外的厂里订货到杭州仓库,大约要3个月时间,有时甚至更长,对于商家来说资金必须被占用3—4个月。”这位经销商在接受采访时反问记者:“这种酒卖到什么价格合适?”他的答案是,市场上人们普遍会卖到300—400元,也就是10倍左右的价格。这应该只是一个保守的数字。
事实上,仅经销商这个环节,有时利润差价高达100%。杭州市工商局萧山分局查处的一起进口红酒案中,工作人员在商家的台账中发现,一瓶大拉菲的进价为4500元,售价高达9000元,翻了一倍。
进口红酒的利润空间到底有多大?浙江省消保委与金华市、义乌市三级消保委联合就进口红酒价格链开展专题比较试验,消保委随机选取一个口岸,从中得到的确切数据显示,该口岸2011年从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罗马尼亚、黑山等5个国家总计进口红酒42个批次,共40万升,总值117万美元。以750毫升一瓶计算,每瓶平均口岸价约为2.1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元(以1美元折6.7元人民币计)。
在该口岸批发市场,抽查的威邦帝国、皇家庄园、约贝拉庄园等73种不同规格进口红酒,平均批发价为312.04元/750ML。
而在当地零售市场,这73种红酒平均零售价为562.12元/750ML。其中,批零价差最高的进口品牌为皇家庄园2004经典珍藏干红,其批发价为2188元,而零售价格达到了5470元。
同在该口岸的批零市场,抽查的张裕、威龙、长城等57种国产红酒,平均批发价为60.21元,平均零售价为90.68元。其中,最高批零价差的国产品牌是张裕特选级卡斯特庄园,其批零价分别为320元和486元。
根据以上数字简单计算即可得知,进口红酒批发价约为口岸价的20倍,零售均价约为口岸均价的37.5倍,零售均价是批发均价的1.8倍;进口红酒批发均价是国产红酒的5.8倍,进口红酒零售均价是国产红酒的6.2倍;而进口红酒最高批发价为国产红酒的6.8倍,进口红酒最高零售价为国产红酒的11.3倍。
由此不难看出,不管是从口岸到批零环节的进口红酒价格链纵向比较,还是与相近档次国产红酒价格的横向比较,进口红酒都可谓暴利。
教你五招识红酒
数据显示,作为沿海发达地区,长三角年葡萄酒消费量占全国1/3,其中浙江年消费量增幅达60%以上。据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数据,2011年,浙江省进口红酒共计699批,总重量达6975.26吨,总金额达到3785.9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0.32%,67.71%和92.46%。
在昨天的发布会,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说,相对而言,血燕事件情况单一,可以釜底抽薪。进口红酒市场却是鱼龙混杂,只能进行长期过滤式监管。为此,浙江省工商局专门制订并出台了《规范流通环节酒类企业经营行为若干举措(试行)》(以下简称《若干举措》)。
郑宇民同时呼吁消费者要理性消费。“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红酒也要豪饮吗?也要快饮吗”郑宇民并不提倡这样的英雄气概,他认为面对红酒消费,一定要警惕价高质次的问题,要警惕品牌无品,不要盲目喝酒。
昨天,浙江省消保委发出消费警示:消费者应理性消费,切勿崇洋媚外、跟风消费、炫富消费。在识别方面,可参考开瓶验酒五招。
一看酒液:看葡萄酒颜色是否自然,是否有不明悬浮物,酒质变坏,颜色有浑浊感。
二看酒塞:打开酒瓶,看软木酒塞上文字是否与酒瓶标签文字一样。在法国,酒瓶与酒塞都是专用的。
三闻酒味:好的红酒有颇为复杂的气味,不会搀杂坏气味或怪味。
四试口感:将红酒倒入酒杯,轻轻摇晃观察酒体是否有挂杯。饮第一口酒,酒液经过喉头时,正常葡萄酒是平顺的,问题酒则有刺激感。
五看色素:将红酒滴在上好的纸巾上,原汁红酒的红色是天然色素,颗粒非常小,在纸巾上扩散开的湿迹是均匀的葡萄红色,没有明显水迹扩散。而假酒是用苋菜红等色素勾兑,色素颗粒大,会沉淀在纸巾中间,而水迹不断往外扩散,红色区域跟水迹之间分界明显。
据每日商报 作者 叶根琴 谢文 沈雁 张益平 俞世明 詹逾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浙江民声观察网》或《浙江环境观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浙江环境观察》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浙江环境观察》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