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8日  
星期日

探索环保公益创新 倡导公众环境监督

您的位置:首页 > 共同关注
诸暨:上下金湖渠道治理后出现污染反弹

2018-08-09 11:07:51

发布者: 浙江环境观察       来自: 本站     浏览:12791

       日前,护水组对诸暨店口镇上下金湖渠道污染情况进行了关注。

       用新闻的力量推动进步,欢迎收看《今日聚焦》。(大屏全景)诸暨市店口镇境内的上下金湖渠道,经过多年综合治理后,河道环境和整体水质有了较大提升,甩掉了黑臭河的帽子。前几天,上下金湖渠道河水变黑,河面上出现了大量污浊物。(大屏全景)这条河为何短期内又污染反弹了呢?记者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 
【正文】 
       8月1号中午,上下金湖渠道水面上的30多台增氧曝气设备全面开启,水生植物人工浮岛附近河水却明显发黑,有些河段漂浮着大面积已腐烂的藻类,有些河段泛起大量污浊物。 
【现场出镜】 
       记者 邢一人: 
       蹲在岸边能够明显闻到河水散发出的恶臭味,那么刚刚我们从河里取的水样来看,河水有些发黑,而且里面滋生了大量的红线虫。 
【配音】 
       据河边居民反映,上下金湖渠道水质再次变差,是从去年开始的。 
【同期声】 
       诸暨市店口镇上下金湖渠道附近居民: 
       这里以前来弄(治理)过的,(水质)比现在好一点,现在都发臭了,以前至少不发臭,这两年反正越来越臭了。 
【同期声】 
       诸暨市店口镇上下金湖渠道附近居民: 
       前面呢还有鱼,现在鱼都没有了。 
【配音】 
       记者在上下金湖渠道中段的金剑大厦北侧岸边,看到一根管道正在排放少量发黄的污水,河面上还有不少的油污。经当地环保部门初步核实,这些入河污水主要是附近居住小区的生活污水。在上游金一路桥下方,从一条暗渠流出来的浑浊污水,漫过入河口挡墙后直接入河。据了解,这条暗渠流经店口电镀园区,三年前在入河口设置了溢流井和挡墙,防止园区污水流入河道。环境执法人员在提取水样时,发现暗渠底部淤积了一层厚厚的黑色污泥。 
【同期声】 
       诸暨市店口镇城建办副主任 应飞鲁: 
       目前电镀厂园区已经整体搬迁了,但是暗渠里面可能还存在着一些污染物。溢流墙又开了一个口子,是为了防止我们渠道在汛期的时候,长时间如果上游下来的水量过于大之后,造成上面一个涝灾。 
【配音】 
       经诸暨市环境监测站检测,当天从金湖渠道多个点位提取的水样,各项数据均超过地表水Ⅴ类标准限值。其中,金二路桥下方断面的有机污染物参数COD、氨氮、总磷浓度,分别为每升134毫克、15.8毫克和0.53毫克,相当于地表水V类标准限值的3.4倍、7.9倍和1.3倍。从暗渠入河污水的COD、氨氮、总磷浓度,也相当于地表水V类标准限值的1.6倍、3.6倍和3.5倍。 
【同期声】 
       诸暨市店口镇副镇长、上下金湖渠道河长 陈建刚: 
       我呢也是感到比较心痛,水质从原先这么清爽又变成了,这么慢慢变黑,跟相关部门也在督促,是否可以改变一些治理的方案,从目前来看效果不是很理想。 
【配音】 
       上下金湖渠道全长1200米,是店口镇中央河的主要支流,属于镇级管护河道。由于两岸居住小区和企业集聚,再加上上游来水较少,导致该河长期遭受污染,曾经是诸暨市重点整治的黑臭河之一。从2013年开始,店口镇已累计投入1380万元,对上下金湖渠道实施了淤泥清理、两侧截污纳管等综合治理,并从两公里外的白塔湖引入活水。2016年,上下金湖渠道前桥下监测点位基本保持地表水Ⅳ类水质。受雨污水混流、活水引入不足等因素影响,去年以来出现了氨氮、总磷数值超标。 
【同期声】 
       诸暨市店口镇城建办副主任 应飞鲁: 
       我们不敢在上游大量引入活水,因为我们下游的泵站不够智能,一旦启动可能短时间内,导致水系见底。所以导致我整个水体的流动性较差,河水进入量少,我(该河道)的水质是慢慢变差了。 
【同期声】 
       诸暨市店口镇人大副主任 赵有新: 
       (下一步)主要是加强河道管理,避免两岸污水排入,加强活水引入,增强河水的流动性,确保河水达到四类以上。 


【导语】【主持人点评】(河道治理要落实治本之策) 
       诸暨市店口镇上下金湖渠道在短期内重回劣V类水质,有沿线污染物治理不彻底等原因,也与河道监管责任不落实直接相关。当地还要针对该河道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采取治本之策和长效机制,巩固来之不易的水环境治理成果。感谢收看《今日聚焦》,再见。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浙江民声观察网》或《浙江环境观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浙江环境观察》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浙江环境观察》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常用资源

可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