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0日  
星期六

探索环保公益创新 倡导公众环境监督

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之声
我们应该向谁学习

2013-03-22 20:51:27

发布者: 浙江环境观察       来自: 本站     浏览:41211
        新中国的孩子们,大都接受过“向某人学习”的号召。这里的某人,可以是战争时代的英雄,也可以是和平年代的模范,甚至可以是某个班级里面成绩较好的学生,总之,我们身边总是不乏这样那样的榜样。
  王二小是最早的榜样了。这样一个放牛的孩子,12岁的年纪,因为成功地把日本侵略者引入游击队的包围圈而牺牲了。很可惜,当然也很勇敢。我们学习王二小同志的爱国主义精神,这很应该。当然,我们也为一个12岁的小男孩的牺牲感到可惜。这是我们接触到最早的学习的榜样,大概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有了向王二小学习的号召,不仅课文中间有,更有歌曲与之配套,开立体宣传之先河。王二小的英勇无畏,我们从小就佩服,也下定决心向王二小学习,只是环境使然,我们只能在日记和作文中,利用他的英雄形象喊喊口号,并没有实战学习的机会。
  刘胡兰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直到现在,小学的学生们依然知道,这个远未成年的小女孩,因为保守了秘密,竟然被残忍地杀害。这种牺牲的精神,以课文的形式,教育着同样大小的学生们,似乎有些残忍和不人道。当时只是组织上让向刘胡兰学习,学习她的精神,具体什么精神,大都忘记了,只有“不怕牺牲”记得最清楚。只是,对于学生们来说,连作业未完成也担心到哭声震天,遑论遇到敌人“不怕牺牲”了。
  而雷锋这样的形象成为我们争先效仿的对象。相比较这么多的榜样,雷锋的待遇和规格是最高的。刘胡兰、王二小这样的榜样,顶多在作文或者演讲比赛中被拿出来引用,而雷锋不仅享受上述两位英雄形象的所有待遇,还专门有一个月搞各种各样的活动来落实。
  雷锋是不同的,他是活跃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偶像,他是一个善良的人,是一个节约的人,是一个立场坚定的人,也是一个爱学习的人,更是一个爱党、爱国、爱集体的人……总之,他是一个好人,好到什么程度呢?几乎没有什么缺点。他热衷于帮助有困难的人而不求回报,甚至不留姓名。在众多学习的榜样中,只有雷锋这个榜样,是伴随着我们几代人走下来的。从小学开始,每年公历三月的上旬,雷锋都会被从沉睡中唤醒,一群孩子们,带着各种各样的工具到各个村子、社区、敬老院,甚至马路边,为老人们服务。卫生被打扫了一遍又一遍,甚至头发被理了一遍又一遍,衣服被洗了一遍又一遍,马路被无缘无故地领着过了一遍又一遍……总之,这些实际行动,都是在向雷锋同志学习,向雷锋同志致敬。
  那么为什么雷锋独独享受了这样的待遇呢?原因很简单,雷锋是在平凡中创造的伟大,他所热衷的好事,都是很平凡的事,操作起来很方便。
  按理说,雷锋的精神,应该是很容易继承的,却最终未能继承下来。能够成为雷锋的人实在太少,媒体整天的报道,新时代的雷锋脱颖而出,却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尴尬:从新闻的角度讲,能够报道的,足以说明其不寻常的特质。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在于,这种纯粹的毫无私心的博爱之心,没有最终的归属,而学习的目的性很不明确。只是为了做好事而做好事,只是为了学雷锋而学雷锋,至于为什么要学?我们很迷茫。
  美国电影《爱心方程式》给了我们另外一个不同的版本。第一个帮助别人的人要求被帮助者帮助三个以上需要帮助的人,并将这个要求传递下去。终于有一天,第一个帮助别人的人,得到了别人的帮助,最终获得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效果,这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在电影中,帮助别人,目的性或私利性很强,只是为了在需要的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这样的初衷,与我们平时受到的教育有点格格不入,这样的动机以我们的价值观判断并不高尚!但是效果怎么样呢?显而易见,后者的效果比较好。至少,这个故事能让我们信服:帮助别人,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也能给我们带来好处——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有人会帮助我们。
  这个故事中做好事的目的性很明确: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而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们是快乐的。为什么要学习雷锋,《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的歌词能够体现出来: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这样的学习精神,太高尚,太伟大,而不足以让我们理解。
  我们有太多的榜样,王进喜的“大庆”和陈永贵的“大寨”。在学习方面,我们的思维与理解程度,自然影响到学习的效果,比如“农业学大寨”的时候,有些地方把好好的平原水田,改造成梯田。这就是对于榜样精神的理解出现了偏差,造成学习的效果并不明显,甚至适得其反。
  值得庆幸的是,新时期下有了“传播文明、引领风尚”雷锋精神的宗旨,如同赖宁不再被要求学生们学习一样,雷锋的精神,终于回归了人本的思维,回归到了最基本的道德层面。从不食人间烟火的完人,回归到“有血有肉的平凡人”,这样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好人的形象,使得我们学习的目的也逐渐明晰起来:传播文明,引领风尚。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浙江民声观察网》或《浙江环境观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浙江环境观察》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浙江环境观察》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常用资源

可信网站